
人民网北京12月9日电 (记者李栋)受较强冷空气影响,近期,我国中东部大部将出现两次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,对此农业农村部紧急部署防范工作,要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立足抗灾夺丰收,主动作为,科学应对,确保冬季农业生产发展稳定。
据气象预报,12月9日-11日、14日-17日,中东部大部将出现两次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,并伴有持续降温,最低气温0℃线将南压到湖北中部至苏皖北部一带,华北、黄淮、东北中南部、西北东部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,局地大到暴雪,华北黄淮强降雪落区重叠,降雪量有一定极端性,将给冬季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稳价保供带来不利影响。

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,要通过强化责任落实、加强监测预警、抓好产销衔接等多方面措施,确保冬季农业生产发展。
强化责任落实。此次天气过程覆盖范围广、降温幅度大、局地雨雪量大,可能造成部分旺长、晚播弱苗冬小麦和冬油菜受冻,局部老旧设施大棚受损,设施蔬菜、幼仔畜、水产品生长受到影响,鲜活农产品运输受阻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务必以“时时放心不下”的责任感,加强组织领导,强化责任担当,紧盯可能出现的灾害,分区分类施策,精准精细指导,切实减轻灾害影响。
加强监测预警。密切关注天气变化,及时与水利、应急管理、气象等部门沟通会商,分析研判雨雪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,提出防范的具体措施。通过广播、电视、手机短信、微信等多种方式,第一时间将预警信息和应对措施通知到生产主体,主动避灾、科学防灾。强化灾情监测调度,及早发现、准确评估,及时报送灾情信息和抗灾工作进展。
科学有效应对。组织专家制定完善科学防冻抗寒技术方案,根据需要派出工作组和专家小分队,深入生产一线指导落实防寒抗冻措施。北方地区要加强冬小麦分类管理,对旺长、整地质量差的田块及时机械镇压,晚播弱苗要分级分类冬灌,缓冲降温影响。
抓好产销衔接。密切关注市场动态,及时发布供求信息,指导农民适时采收成熟农产品,保障市场供应。对于存在滞销卖难风险的蔬菜品种,做好产销对接服务,确保收得上、存得住、销得出。
“对于可能因降雪导致运输受阻地区,要适当增加‘菜篮子’产品储备品种、数量,大中城市完善应急保供生产、运销主体名录,提前做好供需对接、运力储备,制定应急通行办法、设计应急运输线路等,做好速生叶菜、芽苗菜等短生育期蔬菜种子调剂调运,提早安排应急保供蔬菜生产,确保蔬菜稳定供应。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,畅通‘绿色通道’,确保蔬菜等鲜活农产品不断档不脱销,确保农产品市场价格基本平稳。”该负责人说。
中新社合肥12月10日电 题:黄山贡菊:高山傲霜枝 入饮润心田
初冬时节,在安徽省歙县北岸镇金竹村一带,漫山遍野的黄山贡菊依然莹白绽放,淡淡幽香萦绕山谷。备受四气(冬苗、春叶、夏蕊、秋花)、饱经霜露的黄山贡菊花瓣洁白、花蒂青绿,这是高山贡菊独特的天然花色。
11月17日,在安徽省歙县北岸镇金竹村一带,漫山遍野的黄山贡菊莹白绽放。张强摄

“不是花中偏爱菊,此花开尽更无花。”中国人自古就有菊花情结,将菊与梅、兰、竹并称为“花中四君子”。北宋文豪苏轼在《赠刘景文》诗中,就曾以“荷尽已无擎雨盖,菊残犹有傲霜枝”来勉励好友保持气节、乐观向上。
眼下中国大雪节气已过,黄山贡菊采摘进入收尾阶段。地处北纬30度线的皖南山区,适宜的海拔高度、气候与土壤酸碱度,成就了霜冷露白中的黄山贡菊。据安徽省级非遗黄山贡菊(徽州贡菊)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王齐介绍,歙县种植和加工黄山贡菊始于北宋末年,因在清代作为贡品而得名。

11月17日,安徽省歙县北岸镇金竹村村民在山坡采摘黄山贡菊。张强摄
王齐说,黄山贡菊采摘和制作都十分讲究。采花时以特制竹筐盛放,鲜花朵采下后,先用竹簟阴置晾干,然后进行烘烤。“烘焙是整个制菊环节中最有技术含量的一环。传统烘焙用的是炭火,随着科技发展,炭火烘焙渐渐被烘干机所替代,但炭火烘焙的效果是机器无法取代的。”
据王齐介绍,歙县至今保留着黄山贡菊的传统炭火烘焙方式——以薪炭为燃料,用炉灰厚薄作调温,靠手感判温度高低,凭感官断花色、香气等品质。成品黄山贡菊花朵以“色白、蒂绿、花心小、质柔软、气芳香、均匀不散朵”为佳。
11月17日,安徽省歙县北岸镇金竹村村民在查看黄山贡菊烘焙效果。张强摄
午后沏一杯黄山贡菊茶,是许多徽州人冬日的“打开方式”。黄山贡菊茶汤色澄明晶亮、微微淡黄、清澈无杂质。细品之,口感滑腻,有淡淡清甜回甘,香气淡雅自然。
“中国四大名茶,黄山占其三,但我偏爱黄山贡菊。”歙县棠樾村是皖南第一“华侨村”,漂泊海外多年的村民郑仕福说,一杯黄山贡菊,最解思乡之情,而每次回家乡,海外的朋友都会托他“代购”一些黄山贡菊。
除单独泡饮外,黄山贡菊还是个“百搭王”,可与枸杞、红枣、金银花等其他食药材一起搭配。如今,黄山贡菊已广泛应用于药品、食品、保健品等类别的90多个产品,包括菊胎盘胶囊、贡菊枇杷茶、贡菊阿胶糕、贡菊鲜花饼等。
药食同源是黄山贡菊的最大特色。作为道地药材,它具有疏风散热、清凉解毒、养肝明目等多种药理作用和养生价值。根植于徽文化的新安医学始于宋代、流传至今,其许多经典养生名方都以黄山贡菊入药。
“新安医学的桑菊饮、五味消毒饮等都是中医常用经典名方,菊花为主药之一。”王齐告诉记者,长期中医临床发现,黄山贡菊不仅能平肝、清肝,还能养肝。
11月17日,安徽省歙县北岸镇金竹村的黄山贡菊盛开。张强摄
冬季是吴雅裕最忙碌的季节。他是歙县黄山贡菊行业协会会长,也是歙县雅氏茶菊精制厂负责人,记者见到他时,他正与工人们一起忙着贡菊的晾晒、烘焙、打包。

作为古徽州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,歙县是徽商的集散地,黄山贡菊也随之销往各地。据吴雅裕介绍,明清时期,徽商通过徽州古道或沿着新安江,将黄山贡菊运到江浙地区,再经销到中国各地,有的经沿海城市远销海外。

“过去运输条件差、时间长,没有冷链保鲜技术,徽商就将干贡菊压成菊砖,用油纸包裹,再在四周用石灰围起来,起到保鲜、防潮的作用。”吴雅裕说,“黄山贡菊近年来也非常受海外市场的欢迎,我们出口的产品主要销往泰国、缅甸、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。”(完)